全国  |  手机版  | 客服QQ:5967839  |  新加信息  |  更新信息  |  帮助中心  |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页资讯 » 教育与科普 » 正文

回望故乡·变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25  作者:小菲  浏览次数:24 来源:中文黄页网
核心提示:回望故乡·变化

算起来我应该有两个家乡才是,一个是我出生的地方,另一个则是我成长学习的地方.我出生在玉林市的一个小乡村,父母都是农民子女,自然我也不例外.有幸,我父亲善于闯荡,知道农村总比不过城市的设备好,辛辛苦苦的在外工作几年,等着工作平稳,就将妈妈和我一同接去,于是我便来到了我的第二个故乡——柳州。

        回想以前,自然是聊个三天三夜都不可能聊得完,但也不可轻描淡写,一谈起故乡,我总不自禁地内心澎湃,就如华侨子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一般.老家,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在老家生活了五年,记忆虽没那么清晰了,看过老照片,就感觉全部的记忆涌现出来一样.我的老家在一个小农村的半山腰上,听父亲说,那是他们自己用双手一砖一瓦地驻起来的,是他们辛勤劳动得来的,我很是钦佩老一辈.在以前,老家的房子都是自己建造起来的,因为不是吃大锅饭了,大家成为了邻居.听爸爸说,以前的房子的黄泥砖都是自己捏的,烧窑需要每天看着,不停地加柴,以确保它能烧成型,一块砖需要三百担柴.听完爸爸这么说,我更加钦佩老一辈们了,钦佩他们的智慧,勤劳和朴实。

        以前在农村,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敞开大门的,没有小偷,只有每天串门的人们,吃着大锅饭,还需要用到饭票.炊烟袅袅,每到吃饭时间,女人们就会用大嗓门来呼喊他们在别人家玩耍的孩子回家吃饭.这边喊着"狗崽,回来吃饭了!!!",这边又喊"水妹~水妹~吃饭了",这样一喊,原本安静的乡村,倒是增添了几分生气。

        以前觉得农村的孩子们无忧无虑,整天跟同伴们抓泥鳅,挖番薯,爬树,躲猫猫,排排坐......总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不会无聊.我想起我的祖母,家里孩子多,祖母看不过来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排排坐,坐在以前还是水泥地的大门前,给我们削甘蔗,没有小刀,用砍柴的刀将甘蔗一小节切下来,再切成四块,发给我们吃.我们看着门口走来走去的鸡,调皮的孩子总是追着鸡跑,因为不懂事.祖母不会打我们,而是用讲道理的方式跟我们说什么样的事小孩不能够做,亦或是什么应该做。

        说起来我真的很是感激我的祖母,在我五岁之前,我都是在玉林农村生活,但我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孤僻,在我的生活里,我有祖母,有同伴,可以说我的童年是完整的,以至于我现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很正的那种,我愿意为社会作贡献,不会背弃自己的家乡。即便家乡不能够和柳州相比,但家乡终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没有它,就没有我,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有机会,我也希望能为我的家乡做贡献。

       说起电视来,以前村民用的是黑白电视机,有的人家甚至没有,没有不要紧,但是唯一缺陷就是不能了解国家大事。今年回来看了看家里的老照片,看见照片里的电视都是大屁股,我外公家至今都还保留着黑白电视机呢,可真算得上是老古董了。现在好了,农民富裕了,家家户户买上了彩色电视机,自己在家孤独时,用它来陪伴我们,午间看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到了春节,家家户户晚上都围坐在一起看电视,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一边看着彩色电视,一边吃东西聊天,真的感觉十分地温馨融洽,实现了团团圆圆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现在我又一次踏入我老家的土地上,空气依旧那么清新,人民衣着朴素.在回老家的高速公路上,我打开车窗,呼吸着只属于这里独有的空气.进入玉林,到处是家乡话,只感觉格外的舒服和欣慰。在回我们村的路,已经不再是坑坑洼洼的黄土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铺整齐的水泥地.妈妈说以前都不愿意进城,因为太过颠簸,人都不舒服了。现在有钱了,城市化日益明显.虽然现在的乡村没有以前那么的自然,但回到老家却总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归属感。

        就说家乡的公路吧。从镇上回来村里,走过的路是我觉得世界上难走的路。如果是在以前,问父母那一辈就知道了。天气好的时候,一上街,尘土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甚至人们都看不清前方的道路都有可能。下雨天的时候,虽然不会挡着人们看清前方的路,但是路上一个个水坑就像一个大水池,满的可以装下几十条鱼儿,人们在上面走路,原本干干净净的鞋子,瞬间就成了泥鞋,路过的车如果开得快一点就会溅起一层泥水来。现在,路上铺上了水泥,车辆行驶在上面,既快又稳当.放在以前的黄土地,从镇上到村里,大概需要四十分钟左右,现在只需要十五分钟足够了.现在看到的是:车辆川流不息的水泥路旁树木葱葱郁郁。

        家里的人都是同一个姓,但是大家都是以小名称呼对方的。特别是老一辈们,总会问上一两句:水妹,你们回来啦!我父母就面带微笑地回答道:嗯,回来了。听起来像废话,却让人感觉异常的温馨。

        以前家乡用的都是煤油灯,即使它不怎么亮,还容易造成近视眼,也只能使用这个。我闻过那个味道,挺呛鼻的,不好闻.晚上出门就只能拿着煤油灯出去,又过了几年,用上了手电筒,还是放电池的那种,当时还没有充电式的手电筒.随着经济不断提升,现在人们用上了电灯,享受着明亮的生活.晚上出门都改用手机上的照明灯,有的村里还装了路灯,使得农村的晚上终于不再黑暗。

         想想以前的衣服,我听妈妈说以前的衣服都是自己缝的.她还拿出来给我看过,真的可以说老一辈的妇女们手有多么灵巧,会织衣,会织布,编箩筐.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想想农村不就是这样男耕女织,就好像过着桃源生活式的生活。

        常说科教兴国,那就再说说教育吧。教育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在我们农村几乎家家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子女的一生,读书是跳出农村,翻越大山,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也是我们在将来求生存的有效途径。家里的人们都一致认为只有考上了大学,就能有好未来.所以每每回去总会看到自己村的村头上如果有考上大学的孩子,就会被村委会奖励多少多少,并挂上鸿福,以示鼓励.大人们都会让自家的孩子以他们为榜样,每天都听到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我们这的小学没有以前这么少了,反而变多了,因为小时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初中,我们那时就不多,就两所,现在还是两所。我们那时升学率很低,有时还为零,很难考取高中,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升学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成材的越来越多,最声名远扬的就是玉林高中了,几乎是可以跟柳州高中相比了,每年的一本率都是在93%左右.以前村里大学生很少几乎没有,现在也是变多了。这是一种变化,内在实力的变化。以前老一辈都说女孩子就应该在家里待着,男孩子出去读书.显然这种观念早已不存在了。

        可以说家乡的变化挺大的,人们利用自己的田地,填土,盖成了三四层高的小阁楼,在外面加上自己喜欢的瓷砖,五颜六色的,十分好看.田地不再用来种稻谷,到了夏天,倒是少了青葱翠绿的稻苗,到了秋天,也少了黄灿灿的可以丰收的稻谷,也是十分可惜的了。更是少了人们在田地里辛苦劳作的身影.现在少了以前的土胚房,多了水泥建造的房子,但也不是好事,虽然少了自然的气息,反而让人不禁感叹:哎,房子都建起来咯,有钱人多咯!!!

         以前家乡的基础设施是很不完善的,记得妈妈说过,以前我有一次不听话,手肘发生了脱臼了.家里人很是着急,因为大队外面没有医生,只能到镇上医治,但从村里到镇上得花上半小时才能到,家里又没有交通工具,只能叫在镇上当老师的姑姑开摩托车来接,想想还真是麻烦.现在交通也方便了,大队里也有了救治队伍,人们看病方便多了。

        回望家乡,才发现家乡变化尽如此之大,从自然的到人文,无一不体现出家乡变化.但不管家乡如何变,我都永远记得它原本的模样,它依旧是我最热爱的家乡。

打赏
 
本文来之与中文黄页网站B2B信息发布平台 原文地址:https://www.xcnhy.com/news/16369.html
 
[ 黄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