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之上,旨在利用先进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设备技术、先进控制方法,以及先进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高效运行。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建设的砖石,也是各家各户重要的信息中转站,其本身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计量功能。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智能电表将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什么是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smartmeter)是一种新型全电子式电表,具有电能量计量、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及数据处理等功能,方便用户准确迅速地了解家庭的用电情况,制订节电计划。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特别是智能配电网)数据采集的重要基础设备,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智能电表不同于传统电表之处在于它是双向实时通信,具有互动的特征,能够提供实时数据,为实施阶梯电价提供了可能。因此,智能电表在设计中强调了更强的信息处理、交互、计量和通信能力,在国家电网公司公布的智能电网标准中,对这些指标也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智能电表将改变以往人工抄表的历史,工作人员只需点点鼠标就可掌握用户用电情况。对于用户来说,用起来会更加便捷,用户可以提前在电表中预存一定数额的电费,这样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都不用再往银行或者营业厅跑了。此外,用户还可以定期从银行直接往电表内转账划钱。而通过信息交互功能,用户可以对家中用电情况一清二楚。当电表中的余额少于一定的数值时,电表会提醒用户及时付费。
二、智能电表的重要应用
1、结算和帐务
通过智能电表能够实现准确、实时的费用结算信息处理,简化了过去帐务处理上的复杂流程。在电力市场环境下,调度人员能更及时、便捷地转换能源零售商,未来甚至能实现全自动切换。同时用户也能获得更加准确、及时的能耗信息和帐务信息。
2、优化分布式能源配置
分布式能源与配电网并网运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供电企业通过智能电表对配电系统实时监控、控制和调节,掌握分布式电源的特性及其与电网运行的相互影响,优化分布式能源配置,从而达到将电能以最经济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输送给终端用户,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智能电表可以帮助人们优先使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采用智能电表的实时数据采集与量测制定更为准确的负荷预测,可以指导新能源优化调度。美国夏威夷大学开发的配电管理系统平台,采用智能电表作为门户站综合了需求反应、住宅节能自动化、分布式发电优化管理等功能,实行了配电系统与主电网中新能源系统的协调控制。
3、配网状态估计
目前,配网侧的潮流分布信息通常很不准确,主要是因为该信息是根据网络模型、负载估计值以及变电站高压侧的测量信息综合处理得到的。通过在用户侧增加测量节点,将获得更加准确的负载和网损信息,从而避免电力设备过负载和电能质量恶化。通过将大量测量数据进行整合,可实现未知状态的预估和测量数据准确性的校核。
4、提供故障分析依据
供电企业可以通过智能电表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异常状态的在线分析,动态跟踪和自动控制,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助于实现配网元器件、电能表以及用户设备的预防维护。当故障发生后可以通过智能电表查询异常用电记录,为故障分析提供可靠的实时数据。例如检测出电力电子设备故障、接地故障等导致的电压波形畸变、谐波、不平衡等现象。测量数据还能帮助电网和用户分析电网元件故障和网损等。
5、用户能量管理
通过智能电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在其上构建用户能量管理系统,从而为不同用户(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工业用户等)提供能量管理的服务,在满足室内环境控制(温度、湿度、照明等)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减少排放的目标。一些市民习惯把热水器长期开着,晚上睡觉时不关电视机的电源开关等,通过分时段查询用电量,市民就可以发现这些电器在插电却不使用的时间段到底耗了多少电。
为用户提供实时能耗数据,促进用户调节用电习惯,并及时发现由设备故障等产生的能源消耗异常情况。在智能电表所提供的技术基础上,电力公司、设备供应商及其他市场参与者可以为用户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不同类型的分时网络电价、带回购的电力合同、现货价格电力合同等。智能电表能精准到“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每个单体电器的用电量,“用电价”功能可警示居民某个电器在某一时间段为高耗能电器。
6、智能家电控制
智能电能表具有与智能家电的通信控制功能,成为将来普及遥控家电铺下“垫脚石”。由智能电能表根据实时电价通过设定参数实现对家电的起停控制,削减用电高峰的负荷,提高用电低谷时的负荷,在不需要增加任何用户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达到节约用电费用的目的,同时也对电网的削峰填谷作出贡献。居民在家里安装“智能互动终端”设备,与家中的每个电器相连,上网即可对家中电器。
7、缴费更方便
采用一卡通交电费的市民,经常是电业部门发出欠费提醒时,才发现卡里没钱或余额不够抵扣。低压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后,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每家每户用了多少电、卡内还剩多少钱。市民一卡通里交的电费快用完时,电业部门会及时向市民发出短信提醒,避免用户欠费。经常出差在外的市民,往往不知家里已经欠电费或欠费超过缴费时限,这样就会产生滞纳金。使用智能电表后,电表就会根据用户跟电业部门约定的条件自动断电,待重新扣费后可迅速开通,不会产生滞纳金。
8、负荷远程控制
通过智能电表可实现负荷的整体联接和断开,也可以对部分用户进行控制,从而配合调度部门实现功率控制;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可控开关实现特定负荷的远程控制。
9、非法用电检测
智能电表能检测出表箱开启、接线的变动、表计软件的更新等事件,从而及时发现窃电现象。对于窃电高发区,通过将总表的数据和其下所有表计数据进行比对,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窃电行为。
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及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神经末梢,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电表将在信息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智能电表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智能电表的智能主要体现在抄表和付费便捷化,离真正意义的智能电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用行内有些人士的话来说,目前国内的智能电表只称得上是电子电表,还算不上智能电表。智能电表的特点就是交互,就是用户和供电企业的信息交互。信息交互的关键是管理,管理更加便捷和人性化,人性化的管理要求芯片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智能电表的发展要采用先进计量体系(AMI),必将走模块化、网络化及系统化的方向。
1、采用先进计量体系(AMI)
智能电表也将超向采用先进计量体系(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AMI),并成为未来家庭区域网络(HAN)的组成部分。AMI系指利用各种通讯方式,将客户端电表资料传送回控制中心的技术,透过双向通讯达成各种远程资料读取、提供、设定及控制等多种功能之系统。AMI除了改善传统人工抄表不经济、不精确与不实时之缺点外,尚具备多功能,例如:支持各种不同电价费率、提供用户能源使用信息并引导自发性节能、支持传送信号进行用户负载控制,以因应电价改变的自动响应、支持故障侦测与远程开/关管理、改善负载预测、用户用电品质管理等。
AMI相较于传统机械电表,优点在于具备双向通讯功能,因此AMI可连结用电、发电甚至是储电系统等多方信息相互流通,辅助电网朝向电力系统之高速公路发展,达到随上随下的功能。因此AMI主要优点在于促成节能减碳目标实现、改善供电品质以及提升经济效率,因此在国家、电业、用电户三方面各能提供多方面的效益。
在面AMI可促成需求面管理,以及再生能源并网,因此有助于达成节能减碳政策目标。而对于电业而言,AMI可提供负载控制通讯功能,快速量测、诊断电力质量,来实现电网自愈功能(self-healing),提升供电品质;并可透过时间电价机制之搭配,实现尖离峰平滑,以减缓新建电厂的压力;同时更容易获得用户的用电资料,故可提供更多创新服务[2]。最后在用户面,AMI搭配显示器可使用电信息透明化,使用电户能掌握更多信息,进行能源管理;并加强用户与电力系统之灵活互动,使用电户可同时扮演发电者与电力消耗者的角色,有助于健全电力市场运作。
2、模块化
智能电表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有以下优点:其一是只需通过更换部分功能模块就可以实现电能表的升级换代,而无需更换整个电能表,从而摆脱了传统电能表设计中那种因不可更改导致的成批调换和淘汰,乃至整个系统需要重构的厄运;其二是由于功能的模块化和结构的标准化,使得供用电管理部门在选购电能表时不必过分依赖某一电能表厂家产品,并为规范电能表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可能;其三是可以通过现场或远程升级更换故障模块的方法,提高可维护性并节省维护费用。
3、网络化
网络化可以实现将各种场合的电能数据进行实时采样和存储,并经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传输,将信息实时或非实时的输送到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数据共享和分析实现供用电管理部门对异地用电信息的实时或非实时的测量和监控。通过网络化,可以将智能电表的部分功能从接入层上移到网络层和数据管理平台层,通过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实现智能电表的功能,简化智能电表的设计。目前,可利用的通信网络有:电力线载波(PLC)网、光纤与同轴电缆(HFC)网、固定电话(PSTN)网、无线移动(GSM/GPRS/CDMA)网。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和电信集团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电网和通信领域开展合作,以共建电力光纤到户工程为着力点,合作推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光纤入户工程在技术上实现了只需一次施工,一个通道,一次性解决缆线入户的问题,可取代以往电线、网线、电话线和有线电视等多条线路的多次施工[3]。三网融合的目的就是资源共享,为电能信息数据的传输提供了稳定可靠和价格低廉的数据传输信道和网络,为智能电表的网络化和系统化及其自动抄收的实现奠定了网络化基础。
4、系统化
系统化是综合利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数据控制管理平台实现海量用电数据的有效分析、处理与管理。在网络化和系统化的推动下,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向着分布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使得用电信息管理功能的扩展更加灵活,性能不断提高,使用更加简便。
四、智能电表的发展前景
1、国内市场前景
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开始试点使用。福州已开始为3个小区,近25.7万户进行电网智能化改造,首批3000户已开始正式使用智能电表,2010年年内25.7万试点用户全部使用智能电表。南京市2010年年底前首批免费完成102万户智能电表改造,五年内改造全部完成。
从机械电表到电子式电表,再到现在的智能电表,产品升级是当前市场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上个世纪家用电表基本以机械表为主,一般每只价格在三四十元。2000年前后,逐步更换为电子式电表,其价格略有增加,每只五六十元左右。现在的智能电表技术含量提高,价格也比电子式电表翻了一番,每只100多元。
电表市场数量庞大,若全面换装智能电表,则市场规模将相当可观。智能电表安装数量自2009年起,开始出现两位数的成长,2009年智能电表安装达7,600万具,2015年预计将达2.12亿具。国内行业将面临一个每年超过50亿元规模的市场,这对智能电表制造企业更是巨大的推动,智能电表制造企业将成为充分受益于智能电网建设的排头者。
2、国际市场前景
未来五年欧洲与北美仍为主力市场,亚洲在大陆带动下,为成长潜力大的区域。欧洲与日本把目标设定为2020年智能电表普及率达80%。预计全球出货将从2008年的仅数百万部增长至2014年的约5,000万部,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48%。
西班牙的3 个电力公用事业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电力市场份额(Endesa 占40%多,Iberdrola 占30%多,Union Fenosa 占10%多,其他约占4%),拥有2000 多万的客户。西班牙政府在2007 年8 月出台了相关法律,要求截止到2014 年,所有经销商需要有高级表计管理(advanced meter management,AMM)操作系统,截止到2018 年,所有机械式电表都要换成智能电表,要能实现有功/无功计量、最大需量测量、用电负荷特性采集、电源管理、分时计费、远程抄表、远程断/供电、远程编程等功能。
法国政府正在将电力用户使用智能电表纳入法律中。2006 年法国的电力管理部门提出了3 个里程碑式的计划:到2012 年1 月,所有安装的电表都必须是智能电表;到2014 年底,50%的电表必须与AMM 系统相连;到2016 年底,95%的电表必须与AMM 系统相连。2006 年,法国配电公司(Electricity Network Distribution of France,ERDF)主导了一个为电力企业和技术需要服务的R&D 项目,并计划在2010—2017 年间将3 300 万只电表全部替换为智能电表。Actaris 和兰吉尔公司正在开展30 万只智能电表的大规模试点工作,主要采用PLC通信方式。
五、促进智能电表的发展
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目前,我国智能电表的核心技术过于依赖进口,为了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构建智能电表产学研一体化科研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攻克芯片、电解电容、液晶显示屏、双向通信安全及控制等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二是深入分析我国智能电表产业在国际市场的优劣势,圈定智能电表广域利用通信技术、智能电表近距离接入通信技术等重点项目领域,制定国际标准路线图,积极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
充分利用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等科研单位在电力系统技术研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积极借鉴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及科研机构的成熟技术,广泛搭建合作平台,加快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研究课题攻关。明确研发重点,近期应根据我国电网发展特点和规律,重点在控制芯片、复杂工况可靠性、通信接口兼容性等领域开展研究,早日掌握智能电表的核心技术[4]。对已有表计的技术改造研究加大投入,统筹考虑功能要求和研发生产成本,提高智能电表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2、提高智能电表的产业化运作能力
首先,加快智能电表产业人才队伍培养。智能电表是跨行业的产业,需要跨专业、跨行业人才。其次,强化对电工产品入网的技术监督,明确功能需求和工艺标准,从市场需求入手,加强规范化设计,统一标准,尽早实现科学的产业化布局。第三,确定阶段推广目标。充分考虑各阶段的财务负担和运行风险,按照统筹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目标,突出阶段重点,扎实稳妥地实现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3、实施用户侧能源管理工程
一是加大能源管理系统研发力度,研讨能源管理系统所需的用户侧新电器的规格,丰富可供用户选择的最优能源消费服务类型;二是政府及电力企业要创造条件,整合环境,为用户提供能源供需的详细信息,促进用户由单纯的“能源消费主体”向“能源管理主体”的转变,主动选择最优的能源消费模式。
4、注重推广和普及工作
以家庭用户为试点对象,围绕消费电量可视化、峰谷电价设定、随气温变化设定分时电价等内容,开展智能电表的应用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根据试点的成本效益分析,逐步完善智能电表利用规范,逐步普及智能电表。
六、结论
目前国外智能电表的大规模推广为全球表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规划,也给国内计量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系统的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厂商在智能电表领域的研究和推广必将掀起新的热潮。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也必将极大地提升国内表计设备的整体水平,从而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此外还应广泛宣传智能电网建设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智能电表及其发展意义的认知,积极争取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