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手机版  | 客服QQ:5967839  |  新加信息  |  更新信息  |  帮助中心  |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页资讯 » 教育与科普 » 正文

成语”良莠不齐“该怎么理解:出处和解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23  作者:任登兰  浏览次数:31 来源:中文黄页网
核心提示:成语”良莠不齐“释义: 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也可以指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良”,形容良好、美好的意思,例如良田、良药、良马等等。“莠”,本是一种野草的名称,俗谓“狗尾草”,叶子与禾苗相似,常混杂在禾苗中生长,未吐穗时,很难识别它。人们以莠为恶草的通称,并用来比喻恶人、坏人。《孟子·尽心》说:“恶莠,恐其乱苗也。”——讨厌这种莠草,就是怕它冒充禾苗,弄得真假不辨,好坏难分。形容好人坏人混在一起,就叫做“良莠不齐”。

  太平天国洪秀全《整顿属员诏》:“人品良莠不齐,诚深因逸生事。”还有一种和莠同类的野草,叫做“稂〔láng〕”,俗称狼尾草,也是混杂在禾苗中的“乱苗”之草。《诗经·小雅·大田》有一句道:“不稂不莠”。原意是:田里没有稂,没有莠,一色的禾苗长得多好,肯定丰收!可是后来,“不稂不莠”作为成语,其含义却变成:不象稂,不象莠,可也不是好苗,能不能长出粮食,是令人怀疑的。《红搂梦》第八十四回,贾政道:“……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明朝人田艺衡的《留青札记》卷三十五有这样的记载:“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宋明间对出身卑贱者称呼为“郎”,对富贵子弟和有财势者称呼有“秀”。这个“不郎不秀”,即指不高不下,或所谓髙不成、低不就的那种人。明朝薛近兖〔yǎn〕的《绣襦记》,“弄得来郎不郎、秀不秀,难道你一世无成? ”“不郎不秀”和“不稂不莠”,意思完全相同,都是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上述《留育札记》认为:“‘不郎不秀,或即‘不稂不莠’,因字音和字形相近而转变。”但是,《诗经》的“不稂不莠”怎样改变了原意?又怎样变成了“不郎不秀”的同义语?它没有说。

  成语”良莠不齐“释义:       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也可以指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出处:春秋《诗经 · 小雅 · 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解释:广阔的田地将开始种庄稼,农夫们忙着选种整修农具。那些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我就扛着锋利的板锹下地。我从南北垄向的地块开始,播下五谷杂粮稻麦黍菽稷。棵棵庄稼长得挺直又健壮,曾孙看了喜上眉稍心顺意。

  近义词:鱼目混珠  混淆视听  泥沙俱下  混淆是非  参差不齐  良筹不一  犬牙交错 

  反义词:泾渭分明  不分轩轾  不相上下  势均力敌  旗鼓相当

  造句举例:尽管他们都是通过精挑细选找出来的人才,但其实也还是良莠不齐的。

打赏
 
关键词: 良莠不齐
 
[ 黄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