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多的墓葬群。陵区范围庞大,约40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重峦叠嶂,雄伟壮观。南有蟒山、虎峪山相峙,恰似守卫陵寝的“青龙”、“白虎”,威武雄壮。陵区的大宫门建筑在两山之间,门内为宽阔的盆地,温榆河蜿蜒曲折。青山连绵,林深树茂,山光水色,别有洞天,皇陵掩映其间。
明王朝,自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至明亡,统治了277年,共有16位皇帝。永乐七年,皇帝朱棣亲自察看选定黄土山区建陵,降旨改黄土山为“天寿山”,遂圈地建陵。自公元1409年5月,在天寿山始建长陵,至崇祯葬在田贵妃墓中,历时200余年,共埋葬13位皇帝,因此统称之为“十三陵”。
十三陵地面建筑形制,基本上是仿照南京明孝陵(朱元璋陵)。长、献、景陵,由工部尚书吴中规划设计。各陵形制大同小异,一般来说,皇帝生前修筑的陵,规模更大一些,建筑更考究一些。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皇帝生前修的陵。由于时间充裕,皇帝又经常视察,陵墓大些、好些,直到皇帝满意。明成祖的长陵修筑了18年,明世宗的永陵修筑了12年,明神宗的定陵修筑了6年。二是皇帝在位时间短,生前没顾得上修陵,死后限于葬期,只用几个月仓猝建成。明仁宗的献陵,三个月建成;英宗的裕陵,四个月建成;宪宗的茂陵,八个月建成。三是皇帝生前死后都没有建陵。明思宗,即崇祯皇帝在农民起义的硝烟炮火中吊死,抛尸露骨东华门,只能草草葬在田贵妃墓中。到了清顺治年间,才为其修了殿三间、围墙一周,十三陵中规模最小的思陵。各陵虽有规模大小之别,但每座陵都独踞一个山头,占地十几公顷,各自有一套独立的建筑群。整个陵区有40公里长(现仅存12公里)的围墙环绕,内设神道、石桥、碑亭、祾恩殿等,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体系。在陵墓前都有一套象征威严的建筑物,以表帝王之神圣不可侵犯。
十三陵陵区前建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石牌坊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阔28.86米,高14米,仿木形制。六座夹柱石上,四面雕刻八对狮子滚绣球,还有十六条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从石牌坊向北行500米,是十三陵的大宫门。大宫门坐北朝南,三洞,丹壁黄瓦,单檐歇山顶,砖石结构。门东西两侧建有围墙,环绕诸陵,周长40公里,共设10个口门,其中有4个水门。进入陵门是神道,神道是十三陵陵寝共用的神道,是皇陵地面建筑的导引。神道南起自石牌坊,北至长陵,长7000米,沿路建有石像生、棂星门、五孔桥、七孔桥等,从七孔桥开始神道分支通向各陵园。
神道两侧是柏树林。穿过柏树林,迎面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碑亭,内有巨大的龟驮石碑,通高6.5米。巨大的石碑,在古代是用什么方法立到龟背上?具体方法,尚未见到史书记载,但有“龟不见碑”之说。龟不见碑,就是“堆土法”,将土堆满龟身,再将碑顺坡拉上去,立好碑再撤去堆土,完整露出了龟驮石碑。石碑的四面刻有文字,很有研究价值。石碑向南,刻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记,文长三千余字,明仁宗御笔,为明成祖歌功颂德。碑的阴面刻有清高宗《哀明陵三十韵》,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碑的东侧是乾隆五十二年刻的诗文,记载着整修明陵的费用等。碑的西侧刻有清仁宗的御制文,主要内容是论述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此圣德碑文始撰于洪熙元年,而立于宣徳十年。碑亭四隅,各有一座汉白玉华表,雕满云龙纹,上下均有俯仰莲花,上部有云板,顶端是圆盘,上坐“望天犼”。距碑亭不远处,在神道两旁有石像生十八对。最前面的是两个石柱,通身雕刻“三福云”花纹。石像生有狮子、獬豸、象、骆驼、麒麟、马六种,共十二对,其中六对是立像,六对是卧像。后面是武臣、文臣、勋臣各四尊。在约800米的神道上共排列了36座石雕像,自宣徳十年(公元1435年)放置,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过了石像生,就到了棂星门,又称龙凤门。棂星门就是天门的意思,因此门上有火珠、云板等装饰,进入此门就算上天了。
举目远眺,便可看到正北的天寿山下,有一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那就是十三陵的首陵——长陵。
明成祖长陵。长陵是十三陵中的祖陵,埋葬着明成祖朱棣及皇后。长陵建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占地面积约10公顷,建筑形制、平面设计为前方后圆。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陵门、祾恩门、内红门、龙凤门、明楼等,附属建筑对称排列两旁,共分三进院落。陵门至祾恩门为第一院落,靠东有一座建于明嘉靖十五年的碑亭,碑座为龙首龟背。祾恩门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东西开五间,面阔31.44米;南北深14.37米,形制与故宫太和门相同。穿过祾恩门至祾恩殿为第二个院落。祾恩殿为重檐大庑顶,东西开九间,面阔66.75米;南北深五间,深29.31米。基座三层,通高3.31米,汉白玉石栏板、望柱围绕四周;殿内有60根整材楠木柱承托梁架,中间四柱最大,二人环抱不得交手,直径达1.17米,其余为直径达1.07米,高均为14米,是世间罕有的佳木奇材。祾恩殿北墙有后门,穿过去迎面就是内红门,再往后是龙凤门。从内红门、龙凤门直到明楼前的石五供,为第三个院落。明楼上竖龙首方趺石碑,碑呈浅红色,上刻“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明楼后是圆丘宝城,圆周1000余米,中央是宝顶,下面是地下宫殿。永乐十一年二月葬皇后徐氏;永乐二十二年成祖崩,十二月合葬于长陵。
明仁宗献陵。献陵为明十三陵之一,在长陵西500米外的黄山寺旁,埋葬着成祖的长子朱高炽——明仁宗皇帝。朱高炽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即位,次年五月亡,寿48岁。七月建献陵,九月葬仁宗。皇后张氏,正统七年十月崩,合葬于献陵。献陵建造得比较仓猝,建筑比长陵简化很多。现仅存残破的明楼、宝城、后半部的三座门和围墙。
明宣宗景陵。景陵在长陵东1000米外的黑山下,埋葬着仁宗的长子朱瞻基,年号宣徳,庙号宣宗,宣徳十年正月初三崩,二月葬景陵。天顺六年九月,皇后孙氏崩,合葬景陵。宣宗遵遗诏,亲自制定建献陵规划,从简办丧事,从简修建了献陵。景陵也就从简修建。据《帝陵图说》记载,“天寿诸陵,献陵陵之最朴者,景陵陵之最小者,天寿佳域自长陵为天造地设外,惟献、景二陵差。”景陵地面建筑形制基本与献陵同,所不同的是祾恩殿为重檐,宝城是长圆形。现仅存残破的围墙、明楼、宝城。宣宗葬时,曾用嫔妃10人殉葬。自明太祖始,每个皇帝都用人殉葬,明太祖朱元璋用嫔妃46人殉葬;明成祖朱棣用16妃殉葬;仁宗以5人殉葬,宣宗以10人殉葬。
明英宗裕陵。裕陵在长陵西北2000米外的石门山下,埋葬着宣宗的长子朱祁镇。朱祁镇年号正统(后改天顺),庙号英宗,九岁即位,天顺八年正月十七日崩,成化元年五月葬。元配皇后钱氏,成化四年六月崩,合葬裕陵。皇后周氏(宪宗生母),弘治十七年三月崩,合葬裕陵内。此陵葬的是一帝二后。英宗临咽气时,遗诏免殉葬。从此,明代人殉之事才被制止。裕陵地面建筑基本上与景陵相同,只是祾恩殿没有后门。前三陵内都是一帝一后,自裕陵始为一帝二后。
明宪宗茂陵。茂陵在长陵西北约3000米外的宝山下,埋葬着英宗的长子朱见深,年号成化,庙号宪宗。宪宗皇帝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崩,十月葬。皇后王氏,正德十三年二月崩,合葬茂陵内。皇后纪氏(孝宗生母),成化十一年亡,先葬金山,孝宗即位后迁葬茂陵。贵妃邵氏(世宗祖母),嘉靖元年十一月亡,嘉靖十五年迁入茂陵。茂陵与裕陵形制基本相同,只是规模稍大些。茂陵内葬一帝三后,开了祔葬的先例。
明孝宗泰陵。泰陵在长陵西北约3500米外的笔架山下,埋葬的是宪宗第三子(长、次子早亡)朱祐樘,年号弘治,庙号孝宗,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崩,六月开始建陵,十月葬。皇后张氏,嘉靖二十一年八月崩,合葬泰陵内。孝宗一生信奉道教,祈望长生,却只活了36岁。泰陵地面建筑与茂陵同。据《武宗实录》记载,“营建大行皇帝墓于天寿山,名泰陵,官军万人供役,五个月建成。”
明武宗康陵。康陵在长陵西南约5000米外的金岭山下,埋葬着孝宗的长子朱厚照,年号正德,庙号武宗,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崩,活了31岁,五月葬康陵。皇后夏氏,嘉靖十四年崩,合葬康陵内。前六陵的地面建筑均是坐北朝南,康陵是坐西朝东,形制与泰陵无大区别。现在,地面建筑仅存围墙、宝城和残破的明楼,陵区内存有许多古柏。
明世宗永陵。永陵在长陵东南约1500米外的阳翠岭下,埋葬着武宗的堂弟朱厚崇,年号嘉靖,庙号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崩,隆庆元年正月葬永陵。皇后陈氏,嘉靖七年十月崩,先葬袄儿峪,隆庆元年迁入永陵。妃杜氏(穆宗生母)嘉靖三十三年亡,先葬金山,万历四十三年迁入永陵。皇帝世宗从三十岁起就开始修建陵墓,永陵的规模不仅超过献陵以后各陵,而且比长陵还多了一道罗城。长陵的祾恩殿比永陵多两间,但却不如永陵精致。永陵建有碑亭、外罗城、陵门、祾恩门、祾恩殿、龙凤门、石供案和雄伟壮丽的明楼。明楼无寸木,额枋、斗栱等全部为石结构。地面铺纹石,光滑如脂,坚硬似钢。楼中竖一墓碑,上书“大明世宗肃皇帝之陵”。楼后是宝城,城墙垛口都是用磨光的花斑石砌成,非常坚固精美。从保存下来的明楼、宝城、阶石中间的刻石,仍可看出永陵当初之壮观。永陵从嘉靖十五年开始建造,共建造了十二年。
明穆宗昭陵。昭陵在长陵西南约2500米外的大峪山下,埋葬着世宗第三子朱载垕,年号隆庆,庙号穆宗,隆庆六年五月崩,活了36岁,九月十九日葬昭陵。皇后李氏,嘉靖三十七年亡,先葬金山,穆宗即位后迁入昭陵。皇后陈氏(裕王继妃),万历二十四年崩,合葬昭陵内。皇后李氏(神宗生母),万历四十二年崩,合葬昭陵内。昭陵地面建筑与康陵基本相同,陵墓坐西朝东,碑亭内的无字碑较各陵矮,石雕远不如永陵精致,马道窄而陡。墓碑被雷劈裂,陵墓建筑被李自成起义军烧毁。
明神宗定陵。定陵在长陵西南约2000米外的大峪山下,埋葬着穆宗的第三子朱祤钧,年号万历,庙号神宗,在位四十八年。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崩,活了58岁,泰昌元年十月葬定陵。孝端皇后王氏(光宗生母),万历三十九年亡,先葬东井,万历四十八年十月迁入定陵。定陵自公元1584年始建,至公元1590年建成,历时六年,仿照永陵建造,形制与永陵同。碑上雕刻六条盘龙,均作戏水状,精致生动。碑亭后五十步是外罗城门。据《帝陵图说》记载,“外罗城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莫不逼真。”定陵的地面建筑除明楼、围墙、宝城外,已全部毁坏。
1955年北京市文化局、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联合组成长陵发掘委员会,为了慎重起见,1956年5月首先发掘了定陵。经过一年多的仔细勘察和分析研究,终于在地下27米处找到了地宫的入口——“金刚墙”门。金刚墙高8.8米,中间有个人字形的入口,砌23层大砖封闭。金刚墙后是隧道,然后是两扇汉白玉雕刻的大门,门高3.3米,每扇门宽1.8米,重约6吨。门上雕刻纵横九排门钉和铺首衔环。门后有巨大的顶门条石。门的上部横有一条重约10吨的青铜管扇,门轴镶在管扇内,门可自由开关。进入石门就是地下宫殿。
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左右五座高大宽阔的殿堂联结组成,有七座石门,总面积达1195平方米。前中两殿“金砖铺地”,石结构。前殿和两个配殿没有陈列物,中殿放置三个汉白玉雕刻的宝座。宝座前各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和一口青花大瓷缸,缸内装着香油,为长明灯。后殿是地宫的主要部分,放置三具棺椁,中间是皇帝,两旁是皇后。在棺椁周围,有26个红漆木箱,装放随葬器物,共计3000余件。地宫的顶部是拱形,整座地宫都是用千余斤重的巨石砌成,历经400余年,至今完整无缺。定陵原址建立了“定陵博物馆”,馆藏万历皇帝的金丝皇冠和皇后的九凤皇冠非常精美。
明光宗庆陵。庆陵在长陵西约1500米外的黄山岭下,埋葬着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年号泰昌,庙号光宗。光宗于泰昌元年九月初一崩,在位仅29天,天启元年九月葬庆陵。皇后郭氏,万历四十一年十一月亡,合葬庆陵内。皇后刘氏(思宗生母),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亡,先葬金山,思宗即位后迁入庆陵。皇后王氏,万历四十七年三月亡,熹宗即位后迁葬庆陵。庆陵地面建筑基本上与献陵相同。因陵地泉水旺盛,沿宝城有一周石砌水道,至今仍很完好。
明熹宗徳陵。徳陵在长陵东约2500米外的潭子峪山下,埋葬着光宗皇帝的长子朱由校,年号天启,庙号熹宗,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崩,活了23岁,崇祯元年葬徳陵。皇后张氏,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入京时自缢,清顺治时期合葬徳陵内。徳陵坐东朝西,地面建筑基本上与景陵相同。明楼从左右上,墓碑上书“大明熹宗悊皇帝之陵”,与其他陵不同的是方趺上刻有“八宝”花纹。
明思宗思陵。思陵在长陵西南约6000米外的锦屏山下,埋葬着光宗皇帝的第五子(熹宗无子,遗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即位),年号崇祯,庙号思宗。公元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打北京时,崇祯皇帝自缢,皇后周氏自缢,崇祯皇帝生前未建陵,只好合葬于十三陵范围之内的田贵妃墓中。直到清顺治十六年,才为崇祯陵寝修建享殿三间,围墙一周。
明十三陵,共埋葬13位皇帝、23位皇后和1位贵妃。
明十三陵是古代帝陵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历史文化瑰丽宝库,是世界文化珍贵遗产。游览观光明十三陵,可以了解明王朝的规制和风貌,可以欣赏明代建筑雕刻艺术和技巧,可以探索明代传统文化和民俗的精髓。明十三陵非常值得游览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