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秦国四塞为东部的函谷关、东南的武关、西南的大散关、西北的萧关。
四关之中,尤以函谷关名气很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当初是指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函谷关,形容地势极其险要,易守难攻。
历史上的函谷关一共有三座,分别是:秦函谷关、汉函谷关、三国曹魏函谷关。秦函谷关为战国时秦国在东周(包括晋、魏)的基础上重建,位于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函谷关镇王垛村;汉函谷关是汉武帝时兴建,位于今洛阳新安东部;三国函谷关是曹魏时所建,位于秦函谷关北五公里处,现已被黄河淹没。三处函谷关所处时代不同,地点不同,发挥的作用不一样,重要的非秦函谷关莫属,这里介绍一下秦函谷关。
从纵向的格局来看,函谷关附近从北到南有太行山脉的支脉中条山、黄河、秦岭的支脉崤山,整体上拱卫关中。而横向沟通长安和洛阳的古道,东起崤山,西至华山,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称为崤函古道。崤函古道东段,即函谷道,在稠桑原上。
黄土高原除少部分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河流长期强烈侵蚀,地形支离破碎、壁立千仞,形成千沟万壑,以及一个个的梁、塬、峁、沟。
弘农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又称为弘农涧,由南往北注入黄河。弘农涧的西侧,是一座山原,名为稠桑原。由于稠桑原边缘都是陡峭绝壁,在黄河南岸边是上百米的峭壁,从黄河南岸边是无法东西通行的。稠桑原上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山谷,深险如函,称为函谷,便成为东西必经之地。
稠桑原横亘在黄河和秦岭之间,阻断东西之间的通道。古代稠桑原上到处都是桑树等各类林木,想要通过稠桑原绝非易事。稠桑原北临黄河,没有河滩可走。稠桑原上有一条雨水冲刷而成的裂缝(峡谷)可供通行,这个裂缝东西走向,长约7.5千米,深50米-70米,谷底宽约10米,狭窄的地方仅两三米宽,所谓“车不分轨,马不并鞍”。谷中柏林密布,不见天日,深险如函,名为函谷,是东西必经之地。如果说黄河如一条黄龙,稠桑原如一头猛虎,函谷就是猛虎身上一条纹路。
春秋时期,东周在函谷中临近弘农涧处修了函谷关,防备关中的秦国。老子(李耳)从洛阳西行,东周函谷关令尹喜虚心求教,老子赠《道德经》,随后归隐,可以说函谷关也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函谷关城位于函谷东边的入口处,号称“丸泥可塞”,足见其险要。函谷关口东边还有弘农河(弘农涧、涧河)向北流入黄河,要过函谷关,得先过弘农河。这样的形胜之地,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战国秦孝公时,秦国从魏国夺取黄河南岸,秦人重修函谷关。东方的部队要进入关中,就要先渡过弘农涧,攻击函谷关,所谓叩关而攻秦。
秦国依仗函谷关,退可保八百里秦川不失,进可以进取伊洛,争雄天下。正是有了函谷关这样的险关,秦才能在关东六国的联合攻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在时机成熟时东出而横扫天下。
一关在手,可挡十万雄兵,这么狭窄的空间里,再多的兵都难以展开。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于是六国之士,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公元前317年,魏、赵、韩、齐、楚五国合纵攻秦,楚、齐退出后,魏、赵、韩二十余万人马,近临函谷关。修鱼之战,三晋从函谷关败退,一路被秦队伍斩首八万。
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96年,齐、韩、魏三国连横攻秦,齐国名将匡章,魏国名将公孙喜,韩国名将暴鸢,在关外苦战三年,攻破函谷关。
函谷关虽险,毕竟只是一座关城,并非不可破。吴起曾说过“在德不在险”,在一个王朝衰落时,再险固的关塞也不管用。秦末刘邦自知函谷关难攻,避而南走武关,入关中灭秦。
汉武帝时,函谷关东迁至洛阳新安,成为洛阳八大关之首。
三国时,因黄河下切,水位逐渐下降,稠桑原北边黄河滩地显现,逐渐可通车马行人。曹魏在秦函谷关以北五千米,修新函谷关。曹操更重视渭水注入黄河之处的潼关,此后秦函谷关的作用,逐渐被西边的潼关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