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领域,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和从事土建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和预决算的专业人士,经常需要与“砼”(tong)这个字打交道。这个看似寻常的词汇,实际上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不过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关于“砼”字的来历。
“砼”与“混凝土”是同义词,都代表了由水泥、沙、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这个简化字的使用,极大地便利了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砼”这个词汇的唯一含意就是“混凝土”。由于古代并未发明或生产过“水泥”,因此“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是在近现代才开始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它为近现代发明的原因。“砼”字的发明,可以说是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它可以在很多场合下替代“混凝土”,起到简化交流的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每次都要写“混凝土”三个字,对于上课需要记笔记的学生,或者日常需要大量书写这个词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会带来很多不便。而使用“砼”字,则可以大大提高书写的效率。
在图纸和技术文件中,“混凝土”这个词汇会频繁出现。如果有“砼”这个简化字作为替代,无疑会为技术人员和绘图员等辅助人员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未普及的年代里,简化字的优越性更加突出。
“砼”字的发明人叫蔡方荫,是一位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杰出学者。1953年,他发明了这个字,并迅速在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学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这个新字的构造非常巧妙,把“砼”字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人”、“工”、“石”,寓意着混凝土是一种人造石材。这样的拆分既符合逻辑又易于理解。如果把“砼”字拆分成两个部分,则是“仝石”,“仝”是“同”的异体字,“仝石”可以理解为混凝土与天然石料的主要性能大致相同。
1955年,中科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在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这标志着“砼”字在工程领域得到了认可。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土木工程的书刊中。土木工程涵盖了房屋、道路、桥梁、铁路、隧道、堤坝、海港、市政卫生、农田水利、人防工程等多个领域,因此,“砼”字的出现对工程界的影响不可小觑。
1985年,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工程领域的专用字。这一决策进一步提升了“砼”字在工程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混凝土有哪些特色?①卓越的承载力:混凝土是一种坚实且耐压的建筑材料,具有出色的承载能力。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构建各种建筑结构,如高楼大厦、桥梁、隧道等。②优良的耐久性: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较长,并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它能抵抗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化学腐蚀以及物理磨损,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其稳定性和强度。③良好的可塑性: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展现出高度的可塑性,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灵活塑造各种形状和尺寸。这使得混凝土能适应各种建筑设计的结构要求,实现复杂的结构和造型。
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注:《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4.1.2 条1、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3、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重点说明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