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宣汉县有四川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区,浓浓的土家文化,是风景,也是风情。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一声声响亮的锣鼓,搭配淳朴高亢的嗓音,口耳相授,传唱至今。
川东宣汉土家族薅草锣鼓,土家人的劳动赞歌。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是指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片区的土家人在田地间薅草时,为解除疲劳、振作精神,边打锣鼓边歌唱的一种民间音乐。
宣汉有着深厚的巴文化底蕴,广泛流传于宣汉37个乡镇及周边县市的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是《巴人》古乐在今天的传承,原生态地保留了巴人的生活习俗。其“文锣鼓”抒情平缓,“武锣鼓”喧嚣豪放;见景生情,现编现唱,歌词通俗易懂,唱腔带有川剧戏剧性色彩。
宣汉县地处大巴山南麓,这里居住着近7万土家儿女,他们能歌善舞,勤劳勇敢,形成了灿烂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大巴山南麓的宣汉县龙泉、渡口、漆树、三墩、樊哙、漆碑等乡镇。据《周礼》载:“击土鼓以乐田畴。”据考证,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成型于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汉代。大巴山山高、路险、土薄,土家人刀耕火种,靠烧荒种苞谷、巴山豆、土豆等作物为生。每年六七月,正是野草疯长时节,又是猴群、野猪糟蹋庄稼非常厉害的时候。聪明的土家人为驱赶野兽、消除劳动疲劳,在薅草时,把锣鼓带到山上,边敲锣打鼓边大声喊唱。薅草锣鼓是川东土家族农耕文化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明代《三才会图》一书中记载:“薅田有锣鼓,其声促烈清壮,有缓急抑扬。”民国版《宣汉县志》完整的记录了薅草锣鼓的情景。据民国年间《宣汉县志》记载:“土民自古有‘薅草锣鼓’之习。夏日耘草,数家趋一家,彼此轮转,以次周而耘之,往往集数十人,其中二人击鼓鸣钲,迭应相和,耘者劳而忘疲,其功较倍。”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基本特征总体归纳为“古、高、熟、多、独”五个字。一古:源远流长,形成古老。歌头自述薅草锣鼓的起源。(歌头内容见历史渊源栏)。二高:高腔山歌,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起源为山高谷深的巴山大峡谷地区,俗语说:“说话能听见,走拢要半天”。三熟: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已高度成熟。四多:艺术形式丰富多彩。五独:独特地域环境的独特艺术形式。
据了解,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打唱者称“歌牌子”或“歌头”。他们的脑子灵活,边打边唱,现编现唱,堪称能人。“歌牌子”有二人的、有三的,也有多至四人、五人的。其打击乐有鼓、钲、钹、马锣等。“歌牌子”或“歌头”领唱,众接腔合唱,配以锣鼓伴奏。鼓声时轻时重,阴阳有致。锣鼓声热烈响亮,领唱者慷慨激昂,劳动群众的和声波澜起伏,在山谷里久久回荡,原生态韵味悠长。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唱词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也有其它句型。一般是单句虚词拖腔,复句押韵,且一韵到底。十字句如:“他二老做事情真是短见,无儿子还尅财为的哪般?从今后再不能回家接班,我宁愿打柴卖度日过年。”“薅草锣鼓”的唱词均属口头创作,见好夸好,以物及人。对不合正理的、偷奸耍滑的,出工不出力的或调侃,或规劝,或打趣,或逗乐。必要时点几个人的绰号或男女绯闻,让大家捧腹大笑一番。除即兴之外,也有唱秦香莲的,骂陈世美的,说岳飞的,斥秦桧的。《山伯访友》、《安安送米》等段子广为流传。也还有唱生产生活的,唱婚姻爱情的……内容广泛,生动活泼。地域特色浓郁,乡土气息扑鼻。能愉悦心情,消除疲劳,激发劳动热情,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