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手机版  | 客服QQ:5967839  |  新加信息  |  更新信息  |  帮助中心  |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页资讯 » 教育与科普 » 正文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千佛一去不复返,空留洞窟恨悠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03  作者:任登秀  浏览次数:35 来源:中文黄页网
核心提示: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古代丝绸之路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中心。

木头沟是火焰山山脉中的一条深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北约40公里处。发源于天山博格达峰的木头沟河在河谷里静静流淌。在这片几乎寸草不生的赤地上,滋润出一带绿色,也滋养出一处著名的佛教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千米火焰山中段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悬崖上。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90%的壁画被4个所谓探险队以考古为名,掠夺盗割了大量的壁画和文物,分批运往外国。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古代丝绸之路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中心。

  

  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特征,使它在石窟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很可惜,千佛一去不复返,空留窟洞恨悠悠!有人说:“千佛洞不来只遗憾一时,来了会遗憾一世”。确实如此,不来只是少看了一个旅游景点,看到我国的珍贵文化遗产被外国列强盗走,而且还堂而皇之地摆放在外国博物馆供人参观,真是遗憾终身。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北约40余公里的火焰山主峰山腰、木头沟沟谷西岸的陡崖上。“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有“山腰”之意。窟群散布在河谷西岸约一公里范围内的断崖上,分三层修建,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保存壁画总面积1200平方米。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麹氏高昌国(公元499~640)时期,遗址中曾出土高昌建昌五年(公元559年)的《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残卷实物;唐西州时期(公元640~9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伊西庭地区著名的窟寺,称“宁戎寺”,窟寺所在的沟谷称“宁戎谷”,地属西州属下的前庭县。敦煌文书方志类残籍《西州图经》中记述:“宁戎窟寺一所,右在前庭县界,山北二十二里,宁戎谷中……”。宁戎寺是西州地区重要的佛教中心,周围树木葱郁,环境幽雅,寺内僧人众多,久负盛名。

  对柏孜克里克石窟寺修复的最早记载也见于这一时期,唐贞元二年至六年(公元786~790年)间,唐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庭节度使杨袭古曾为宁戎寺大规模重修寺院,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出土的《杨公重修寺院碑》载文记述了详情:“窟下造厅四所”、“修冬厨一所”、“窟下广栽葡萄”;回鹘高昌国时期(公元9世纪~12世纪),宁戎寺成为王家寺院,香火繁盛,历代高昌王大都在此修建洞窟,同时重绘了大量的原窟寺壁画。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经历了形成——繁荣——衰落的过程。第17、18两窟,为公元6一7世纪南北朝后期开凿的。第16号窟凿于中唐。
  第20号窟壁画,绘制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后的图象。第33窟后壁,有一幅表现佛涅槃后众弟子默立举哀的致意图。第38窟,是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洞窟。第51号窟,建于回鹘高昌时期。第69窟,是第20号窟的窟中之窟。第82、83号窟,是公元10--11世纪高昌回鹘王国强大时期,专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窟。
  高昌回鹘国时期,宁戎寺成为王家寺院,历代高昌王大都在此建有洞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以高昌回鹘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属于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 41、82等窟。
  壁画题材比以前更丰富,有诸佛,千资百态的各种菩萨像、大型经变画、说法图、千佛洞、供养菩萨行列,天龙八部、四大天王像、供养人和供养比丘像及各种装饰图案,并出现了反映释尊前生无数世诚心供佛,终于自身成佛的本生因缘故事,塑绘结合的“鹿野苑初转法”以及密都诸题材。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初期回鹘人信仰其在漠北时所信仰的摩尼教,至今窟寺内保存着当时绘制的部分壁画,约在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回鹘高昌王室皈依了当地盛行的佛教,在全面继承高昌原有佛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创造了窟群壁画艺术中的精华杰作;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柏孜克里克石窟寺衰落为民间寺院;14世纪晚期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吐鲁番盆地,15世纪中叶以后,吐鲁番地方王国的统治者改信了伊斯兰教,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在异教的冲突中遭到废弃、损毁,沦为无人管理的废墟。19世纪末,柏孜克里克被西方所谓探险家的洗劫,又一次引起世界各地学术界的关注。

  

 1902年至1914年,四支德国探险队在新疆地区展开了考古发掘和考察,真实、详细地记录了新疆佛教盛行时期的壁画、塑像等艺术。探险队当年在新疆盗取的大量珍贵佛教艺术品中的精品。
  探险由阿尔伯特·冯·勒柯克参与组织,随后担任探险队队长。勒柯克出生于柏林,早年就读于柏林,后因思想激进被学校开除。1904年,他作为柏林民俗博物馆馆长格伦威德尔的助手参与组织了前往新疆吐鲁番的探险活动,首次“探险”大获成功,因此很快他们便受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之命再度出发。
  勒柯克以其对于新疆壁画的切割而闻名,第一个采用狐尾锯对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内的佛教和摩尼教壁画进行了大规模切割,其后斯坦因和橘瑞超也采用类似的工具对该地区的壁画进行了切割。
  伯孜克里克石窟开凿于公元4世纪,兴盛了840年,有洞窟83个。在1904年至1913年间,伯孜克里克90%的壁画被4个探险队切割下来,分批运出国去,现收藏于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俄国圣彼得堡艾米塔什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印度国立博物馆、韩国国立博物馆。

下面图片是外国探险队当年在新疆盗取的大量珍贵佛教艺术品中的精品之少数:

备注:以上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客服人员,一定会删除。


打赏
 
 
[ 黄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