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绿绒蒿不畏严寒,不畏环境,敢于生长,那么塔黄就是一定它的精神伴侣,塔黄顽强的生命力又足以令人震撼,风霜雨雪不怕,严寒狂风不惧,生于高原石隙间,顽强地生长着。
塔黄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喜马拉雅山麓、云南西北部;通常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石滩、湿草地。
塔黄的主要特征:
一是为高大草本,高1-2米,根状茎和根长并且粗壮,直径达8公分,茎单生不分叉,粗壮直立,直径2-3公分。
二是基生叶多片,成莲座状排列,有多数茎生叶,叶大型圆形,直径20-30公分,近革质,叶边全缘或稍不规则,表面光滑无毛,背面有时脉上有短毛;托叶鞘宽大,阔披针形,长10-15公分,玫瑰红色,两面无毛;上部叶和叶状苞片向上逐渐变小,近圆形,叶柄也逐渐变短,苞片浅黄色,干后膜质。
三是花序分枝腋生,一般5-8枝丛状,花5-9朵簇生,花被片6个,内轮3片稍大,外轮3片稍小,黄绿色,雄蕊9个,6-7月开花。
果实卵形,种子卵形,褐色,9月果实成熟。
塔黄在幼年时期趴地生长,将圆圆的的大叶子平展在地面上,躲避凛冽的寒风;在大雪来临之前,地面上的叶子枯死,但粗大的主根埋在地下,肥厚肉质的主根把半年以来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全部贮存起来,冬季进入休眠;年复一年,生长期和休眠期不断交替,在五六年后,主根积累的养分达到一定程度时,塔黄就到成年期了,成年的一年也是塔黄的最后一年,开花结果死亡;即从冰雪消融后,它就开始快速生长,两个月时间就能长到一人高,被誉为高山上的巨人;在茎上端,叶子逐渐变成浅黄色的苞片,在苞片里面生长着花序,可开花结果了,这时塔黄终于长成宝塔状了。
一株塔黄可以长到两米高,比一个成年人还高,一片片的苞片包裹着花序和种子,如荒石滩上的一座宝塔,屹立在高山之巅。
从塔黄的生长环境可以看出,它是高寒山区不可多得的高大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作用;由于它生长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是高山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塔黄有“高山巨人”之称,外形酷似宝塔,层层叠叠的半透明苞片,把脆弱的花序部分裹在里面。强紫外线、严寒、狂风,在这种高原气候的摧残下,大多数植物都十分矮小,而塔黄却是个例外,塔黄拥有高大的外形,远望就像一座金黄色的宝塔。
据《藏本草》记载,塔黄可治黄水病、恶性腹水。在今天的高原上、塔黄维壮的身影已日渐稀少,但我们目前还无法实现塔黄的人工繁殖。愿塔黄在被驯化之前能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在雪山之巅肆意绽放。
幼年的塔黄积极储备能量,在石缝间加固自己的根脉等待长大开花,为将来的宝塔打下根基。对于生长缓慢的高山植物来说,塔黄为何要耗费这么多的营养来发育如此壮观的苞片呢?原来,塔黄把自己捣鼓得如此别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塔黄耗费众多资源精心发育的苞片的确用心良苦,因为这些苞片有效地保障了植物在严酷的高山环境中成功地开花结实。
全身上下这些覆瓦状的半透明苞片,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型温室。吸纳阳光的暖,汲取月色的美。白天阳光耀目时,苞片会阻挡紫外线的强烈辐射,而让内部的温度得以在光照下攀升;到了夜晚,外部气温骤降,因有苞片的包裹,热量不会轻易散出去,这样内部的温度会明显高于外界。从而加快受精的过程,以帮助植物在短短4个月的生长季里迅速完成繁殖过程。
苞片内含有大量的类黄酮,这种物质能有效吸收和反射紫外线辐射,因此经过苞片遮挡后,通常仅有10%的紫外线能到达内部的花部器官。由此可见,塔黄的苞片实在是有效遮挡紫外线辐射的“宝伞”。
此外,塔黄因为有了可以将整个花部器官罩起来的苞片,它们的花便不怕风吹雨淋了。而且对于传粉昆虫来说,塔黄的苞片就像一面面巨大的反光镜,很容易被传粉昆虫注意到。
如此这般,苞片里的小花和未成熟的果实,在生存条件恶劣的雪域高原,依然可以安心地做“温室”里的花果。
塔黄为了物种的繁衍,它选择了一种叫迟眼蕈蚊的昆虫合作。一方面,塔黄散发特殊气味,吸引蕈蚊们到来,并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搭建一个家,便于其产卵育儿,在此过程中顺利让蕈蚊完成传粉。另一方面,为了将来继续有蕈蚊为它的同伴传粉,它们不惜贡献出自己大约三分之一的种子给蕈蚊的幼虫。
塔黄等待开花的时间十分漫长,有可能是5年,15年、20年甚至更久,在合适的时机,它会在数十天内绽放出高达两米的花序,一生只开一次花,然后便会死去。如此伟大的植物,胸怀如此伟大的精神,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或者出现差错,请联系免费信息网中文黄页网客服人员,一定会及时删除或者修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