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柏(学名:Cupressus gigantea Cheng et L. K. Fu)是柏科,柏木属乔木,高可达45米,树皮纵裂成条状;生鳞叶的枝排列紧密,粗壮,四棱形,常被蜡粉,末端的鳞叶不下垂;鳞叶斜方形,交叉对生,球果矩圆状球形,五角形或六角形,能育种鳞具多数种子;种子两侧具窄翅。
分布于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郎县、米林及林芝等地,甲格以西分布较多,常在海拔3000-3400米地带生于沿江地段的慢滩和有灰石露头的阶地阳坡的中下部,组成稀疏的纯林。材质优良,能长成胸径达6米的大树,可作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造林树种。
形态特征:
乔木,高30-45米,胸径1-3米,稀达6米;树皮纵裂成条状;生鳞叶的枝排列紧密,粗壮,不排成平面,常呈四棱形,稀呈圆柱形,常被蜡粉,末端的鳞叶枝径粗1-2毫米,不下垂;二年生枝淡紫褐色或灰紫褐色,老枝黑灰色,枝皮裂成鳞状块片。
鳞叶斜方形,交叉对生,紧密排成整齐的四列,背部有钝纵脊或拱圆,具条槽。球果矩圆状球形,长1.6-2厘米,径1.3-1.6厘米;种鳞6对,木质,盾形,顶部平,多呈五角形或六角形,或上部种鳞呈四角形,中央有明显而凸起的尖头,能育种鳞具多数种子;种子两侧具窄翅。
生长环境:
分布区地处印度洋潮湿季风沿雅鲁藏布江河谷西进的路迳,但强度已减弱,而西部高原干旱气流的影响却逐渐占优势。年平均温8.4℃,极端最低温-15.3℃,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集中于6-9月,相对湿度65%以下。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质土。该树种适于干旱多风的高原河谷环境,常在沿江地段的河漫滩及干旱的阴坡组成稀疏的纯林。
近种区别:
该种生鳞叶的小枝粗壮、排列紧密,末端枝不下垂而与西藏柏木(C. torulosa D. Don)不同。与岷江柏木(C. chengiana S. Y. Hu)的区别在其生鳞叶的小枝常呈四棱形,通常较粗,排列紧密,多被蜡粉;球果具6对种鳞,种鳞顶部中有明显而凸起的尖头。
西藏巨柏简介:在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下游,海拔3000米-3400米的沿江河谷里,有着“世界巨柏王”之称巨柏林。这西藏特有的古树——巨柏。
巨柏是柏科,柏木属乔木,高可达45米,树皮纵裂成条状;生鳞叶的枝排列紧密,粗壮,四棱形,常被蜡粉,末端的鳞叶不下垂;鳞叶斜方形,交叉对生,球果矩圆状球形,五角形或六角形,能育种鳞具多数种子;种子两侧具窄翅。
在我国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郎县、米林及林芝等地,甲格以西分布较多,常在海拔3000-3400米地带生于沿江地段的慢滩和有灰石露头的阶地阳坡的中下部,组成稀疏的纯林。
材质优良,能长成胸径达6米的大树,可作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造林树种。
有“世界巨柏王”之称巨柏林,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下游海拔3000米-3400米的沿江河谷里。在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散布生长着数百棵千年古柏,是西藏特有的古树——巨柏(亦称为雅鲁藏布江柏木)。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树木分布集中,生长较好,是一片较完整的巨柏林。这些古柏平均高度约为44,胸径为158厘米。在古柏林中有一株十几人都不能环抱的巨柏,它高达50多米,直径近6米,树冠投影面积达一亩有余。经测算,这株巨柏的年龄已有2000-2500年之久,被当地人以“神树”之尊加以保护。林芝帮纳村的帮纳桑是传说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婚时所手植的,树龄已达千年,高7米多,干围3.3米,林芝县古柏林在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是圣地。
说明:此信息仅供参考,此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187-8199-3958微信同号),一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