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发表文章,由中科院和伦敦动物学会的一项共同研究认为,儒艮在我国海域已经功能性灭绝。
研究团队对相关地区的走访显示,人们已平均23年没有见过儒艮,我国境内的最后一次儒艮目击记录出现在2008年;而根据历史数据,研究团队认为,我国境内的儒艮种群快速崩溃始自1975年,目前已无法维持自我存续。不过,直至目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儒艮依然属于易危级别。在我国去年更新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儒艮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在世界范围内,儒艮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有大量分布。在我国,历史上只在沙田镇境内淀州沙西侧的海面等比较狭小的区域内有分布。在文献上,儒艮即为我国“南海有鲛人,身为鱼形”传说中的美人鱼。其来源是,儒艮在哺乳期,会怀抱幼仔、仰面浮在水面上喂奶,头上又总顶着杂乱的水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个温柔的女子。而在儒艮曾真正出没的广西北海沙田镇,渔民们叫它“海牛”,或者干脆叫“牛”。
儒艮属于海牛目,海牛目是一类以植食为主的水生哺乳动物,海牛目现存2个科:海牛科(Trichechidae)、儒艮科(Dugongidae)。
海牛科现存3个物种:亚马逊海牛、美洲海牛、非洲海牛。
儒艮科现存1个物种:儒艮 。
海牛科和儒艮科明显的区别就是它们的尾巴。包括亚马逊海牛、西非海牛、美洲海牛在内的海牛科,其尾巴呈圆桨状,好比古代宫廷贵妇纳凉用的“团扇”。而儒艮科的尾巴像鲸类的尾鳍,呈“V”字形。
不过有个例外,斯拉特海牛属于儒艮科,它的尾巴也呈“V”字形。它可谓海中“巨人”,体长可达9米,远超今天所有的海牛和儒艮。不过斯特拉海牛因人类的过度捕捞而于18世纪灭绝。
儒艮的分布范围广度远远超过海牛科,儒艮最兴盛之时,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沿赤道南北14万公里的海岸线附近,几乎均可看见它们的身影,其分布其余跨越全世界30多个国家。
儒艮喜欢在浅水区吃热带或亚热带的海草,吃的时候习惯把整棵海草连根拔掉,要是拔不掉,儒艮就会吃它们的叶子或茎。
小美人鱼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常常出现在各种童话,小说和电影中,富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实际上,“美人鱼”是一种栖息于印度洋、太平洋西南,以及红海等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海洋哺乳动物,它的名字叫做儒艮(rú gèn)。
虽然儒艮被叫作美人鱼,但看起来并不是很美丽,反而是很憨憨的,丑萌丑萌的。整体就像是纺锤一样,眼睛极小,身体粗壮,上嘴唇呈现马蹄形,长有非常浓密的胡须,前肢的手臂类似鳍,尾巴则呈现新月形,胸鳍下面长有一对乳房,整体呈现深灰色,只有腹部颜色较浅。
儒艮是海洋哺乳动物,依靠肺来呼吸,他们必须经常浮出水面换气。而且船员们偶尔还会看到儒艮在水面给幼兽喂奶,这个情景也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给孩子喂奶的母亲。儒艮喜欢在海草茂盛的地方生活,海草是它的重要食物,因此儒艮出海时头上偶尔会披海草,海上雾气比较重,远处看上去就像头披长发的美女,便有了美人鱼的称呼。美人鱼的标志性动作就是倚靠在礁石上,这也是因为儒艮在饱餐一顿之后喜欢在礁石上休息晒太阳。
外貌特征:儒艮最大体长3.3米,成体平均长约2.7米。体纺锤形,身体的后部侧扁。皮肤较光滑,有稀疏的短毛。头部较小,略呈圆形。上唇略呈马蹄形。嘴吻弯向腹面,其前端扁平,称为吻盘。通过吻盘的侧缘和后缘可以抓住植物送入口中。两个阀门状鼻孔靠近在 一起,位于吻端背面,可以在潜水时露出水面呼吸。潜入水中时,鼻孔被活瓣关闭。眼小。无耳廓,耳朵很小。尾叶水平,略呈三角形,后缘中央有1个缺刻。许多年老个体的皮肤有大面积无色素区域,并有许多疤痕。
生活习性:儒艮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饱食后除不时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于岩礁等处静候,从不远离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对海温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对冷敏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易罹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喜成群活动,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虽然常单独行动,但也会组成6头左右的小群体,有时会达数百头以上。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从不远离海岸。上浮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面,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旋转1圈。一般而言每天会游动25公里左右的距离。
声明:此信息仅供参考,此信息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187-8199-3958微信同号),一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