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手机版  | 客服QQ:5967839  |  新加信息  |  更新信息  |  帮助中心  |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页资讯 » 教育与科普 » 正文

建水:在人间的岁月流转里寻找古城的千年沧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3  作者:小菲  浏览次数:20 来源:中文黄页网
核心提示:建水地处滇南,交通便捷、物产丰富,旅游资源富集,自元代以来就是滇南的经济和交通中心。

初遇建水,在人来人往的街头走过,遇到的都是些稀松平常的行人和店铺、白猫和黄狗,秋意浓,建水的冬季看起来比家乡要暖一些,游玩刚合适,却也不算惊艳。留在建水后,细品慢读,生活骤然变得富有诗意,住在临街的客栈,星稀时透过木窗揽一轮明月,月明时坐在木桌前饮一壶清茶,这是一个人的生活;闲情无处安放的时候步入建水的夜色里,小吃街上竹签凌乱,小方桌旁酒瓶歪斜,人语喧哗的街头集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旅人和从邻近街巷过来的居民,这是一群人的建水,认识的、不认识的,拼了桌就是熟人。

  我执着地留下,用一朝一夕寻找隐藏在古城里的生活。在炊烟升起时,也在深巷犬吠时,终于从千年城楼砖和砖的缝隙间、百年名吃的亘古香味里寻找到了这座遗留人间的古城千年的沧桑,看到了这个民族日复一复不曾变迁的生活。

  建水古称临安,亦名巴甸,是一座雄踞滇南的历史文化名城,据说始建于唐元和年间,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彼时南诏国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惠历城,汉语译为建水,古时是国境之南,到建水后再往南走就是别的国度了,因此也被称为步头。

  我跟随众人的脚步,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身旁街道纵横、商铺林立,一千年后的建水古城,旧时的建筑上挂着现代化设计的店名,穿着T恤短裤的女孩来往于一栋栋木屋砖房之间,看着也没有违和之感,这座古城历经千年,早已把古旧和新潮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很多和我一样留在建水的人游走在贯通城区东西的主干道临安街上,沿着窄窄的路从古城这头走到那头,静默独行、三两成群,沉默着思索、热闹地交谈,也穿梭在古城里分散出来的永宁路、永祯路和翰林街上,拖着行李找一家客栈,拖着孩子找一家小吃店。

  双脚带我到了城东,这里是朝阳楼。秋高气爽,屋檐下的铜铃在秋风过时发出清脆的铃音,天空看起来更高远了,夕阳余晖、檐角飞翘,城楼上雕镂精细的木雕屏门慢慢隐匿在了渐渐退去的光影里,朝阳楼变成了一个漫长的、不可言说的故事。

  继续走着,我想在独属于建水的暮色里沿着水滴的痕迹去寻找散布在街巷里的古井,古井是建水的魂。《云南通志》曾对建水古井之大板井有过这样的描述:“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由此可见大板井之大,水之甘冽,建水烧豆腐是每个到建水旅游的人到之必食,食之不忘的美食,制作豆腐的水便来自大板井。到西门,寻迹古井,一眼、二眼、三眼,石砌的井栏围住了一个古老的世界。然后找一家不起眼的小吃店,桌上放一壶古井水泡的茶,吃几块大板井水磨制而成的烧豆腐,欣赏一番头顶从树枝的间隙里、房檐的交接处冒出的不规则的天空,打着盹在不知名的街巷待半天,心里就勾勒出了一幅建水山水画,画里有古城的市井生活,有故城的人生百态。

  怀旧的人喜欢有故事的风景,翰林街中段的朱家花园,13公里外的团山民居,一千二百年的老城……每一处,都带来光阴走过时的故事。读红楼梦,除了十二钗让人心生怜惜外,大观园更让人念念不忘,听说朱家花园有“滇南大观园”之誉,于是到建水前就在心里想了无数次,夜游古城、追逐古井,终定格于朱家花园的每一景。这座朱氏百年豪宅为清光绪年间建成,院落纵横有道,房舍鳞次栉比,既有内宅院、宗祠,又有后花园,其宅院内宗祠、绣缕、商铺、水榭、花厅、池塘、竹林一应俱全,融合了皖南民居的精致与晋中大院的气派,辅以苏州园林的灵秀,一步为一景、步移而景换。沉醉其间,不知归路,一天的时间匆匆便已过去。

  夏天的困倦和热气已经消散,秋天的建水显得凉爽舒适,乘坐着古城小火车,我在前往团山民居的路上。团山民居距离古城有13公里,是一个闪烁着历史光芒的民居建筑群,现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有15处,古建筑7处,包括寨门、寺庙、宗祠等。明洪武年间,团山张姓始祖因贸易入滇后定居团山,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大家族,到清光绪年间,村里的人们外出挣得钱财后回乡建盖豪宅,宅院易过主人、走过风雨,见证了滇南人民数百年来的生活,为滇南民居的建筑精品。民居风格不一,各具特色,历经风雨而保存完整,现已被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基金会保护名录项目,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有不可比拟的价值和知名度。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生活,一座城就是一个人,静下来才能看到藏在心底的故事,我慕名而来,在夜幕降临后走上紫陶街的街头,去听一听这座城的故事。

  几天来总是很忙碌的朋友难得有空,于是决定陪我,深知我流连旧物的她拉着我走遍紫陶街,顺其自然地也就将行程止步在了紫陶街。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无论从其制作历史或造型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和意义。从一份取自山间的泥土,变成一个精美的陶器,要经历敲、洗、揉、捏、烧等一系列过程,曾经藏在山里土下的泥变了模样,被绘上了精美的图案,填充了不同的色彩,被一个个从远方而来的人精挑细选,长途的跋涉后,在陶器里插一枝花、泡一壶茶,花朵常开不败,茶水清甜甘冽,带着建水上百年的紫陶制作技艺,走进千家万户,留在案桌壁橱。

  我和朋友走在热闹的人群中,夜晚的紫陶街人头攒动,我们慢悠悠往前走,不时走进一家摆满紫陶制品的店里,欣赏一番老板娘独特的插花艺术,寻找几件小巧可爱的陶器,从一件看似简单的陶器里,去寻找流淌出来的古韵。

  建水紫陶始于清代道光年间,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为四大名陶,央视、云南电视台先后摄制播出了《雅陶出建水》、《守望陶艺》等专题片,“紫陶之乡”建水正逐渐广为人所知。外面灯光摇曳,店内茶香四溢,我们坐在木格玻璃窗旁,握着精巧细腻的紫陶茶杯,听着店里老板娘字正腔圆的建水话,店外不时有人驻足,或站或蹲,仔细观赏临窗摆出的陶器,偶有看上的,追着老板娘问价格,要折扣,然后心满意足地装一个小小的陶器进包里,双手紧紧护着离开。我们看着,觉得很可爱。杯里的茶还在冒热气,我们坐不住,起身沿着通道观赏起陶器来。这些来自近郊的陶土制成的器具,配以精心绘就的图和搭配得当的色彩,独自在角落里收藏着独属于它的故事。

  用上百年去延续一件事是一种幸福,每一个来自不同制陶人手中的作品,都带着延续百年的气息和味道,在深夜里弥漫在空气中,布满了这座城。

  建水地处滇南,交通便捷、物产丰富,旅游资源富集,自元代以来就是滇南的经济和交通中心。烧豆腐、过桥米线、汽锅鸡……建水十八吃由来已久,味美而鲜,离开建水许久,再次想起仍觉口齿留香;特色客栈和精品酒店集聚滇南,客栈里凭栏怀古,酒店里安然入梦,入夜后的建水生活诗意也惬意。



打赏
 
关键词: 建水县
 
[ 黄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