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手机版  | 客服QQ:5967839  |  新加信息  |  更新信息  |  帮助中心  |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页资讯 » 社会热点 » 正文

永福罗汉果成了永福县靓丽的名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06  作者:任登丕  浏览次数:16 来源:中文黄页网
核心提示:永福县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生产、试验示范基地,打造了罗汉果加工集聚区,建成了桂林经开区苏桥罗汉果小镇,进一步完善了“育苗→规范化种植→专业化深加工”的特色产业链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物种,属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雌雄异株。因其生长发育所需环境较为苛刻,过去很长时期,全世界只有永福县及其周边地区有野生和小面积人工栽培,史籍记载很少。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张栻与朱熹、林用中同游南岳衡山,夜宿方广寺,同饮汉果茶,彼此诗赋酬和,留下了三首同题诗《赋罗汉果》,这是迄今为止,最早发现史籍中有关罗汉果的诗句。罗汉果先为寺院僧人所用,煮为茶饮待客,至今850多年。

  600多年后,三首《赋罗汉果》收录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完成的《钦定四库全书·南岳倡酬集》中。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永宁州知州马光巡视州境,入竹鸟寺歇息,寺中僧人用“果茶”相待,并以此果作为常年佛前供果。此“果茶”味道甘甜,润肺生津,引起了马光极大的兴趣和高度重视,并将此事记于其所撰的《记略》中,而此果,就是野生罗汉果。

  竹鸟寺位于永福县龙江乡龙隐村,是永宁州较为有名的古寺之一。这里山高林密,长年云雾缭绕,鸟语花香,香客络绎不绝。“竹鸟遗钟”是“古田八景”之一。清道光年间,解元余绍先(百寿龙象人),曾撰写“古田八景”词,其中《竹鸟遗钟》:

  古刹白云乡,山水苍茫,梵王宫殿久荒凉。遗下洪钟眠草莽,铸是箫郎。

  忆昔鸟中王,绚彩高冈,歧山鸣后往何方。枳棘丛中非久住,须卜朝阳。

  由于野生罗汉果是雌雄异株,花蕊较苦,蜂虫不爱攀爬吸食,自然授粉率非常低,植株挂果本身就少,加之山中鸟兽喜欢食用,人们较难获得罗汉果果实,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罗汉果的神奇功用,只能在小范围传播,早期著名中医药学典籍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都未能列入。

  竹鸟寺僧人很早将野生罗汉果移植到寺庙旁边的山地栽培,经过反复观察实验,逐渐掌握其生长规律和开花结果习性,后渐渐传入民间,距今已有380多年历史。

  此后300多年,罗汉果一直是采取薯块种植方式解决栽培种源问题,由通过采挖野生罗汉果种薯发展到压蔓繁殖种薯。正是压蔓繁殖技术,从而使罗汉果薯块种植经历了300多年,仍能保持原来的性状传承至今。

  明崇祯年间知州马光《记略》记载有罗汉果之事,直到170多年之后的清嘉庆年间,《永宁州志》《永福县志》载有:“罗汉果,大如柿,椭圆中空,味甜,性凉,治痨咳。”这是罗汉果的药用价值很早见诸史籍。

  过去漫长时期,罗汉果生产发展缓慢。1910年,《广西桂林府属出产商品调查表》第一次出现罗汉果产量的数据,表中统计永宁州产罗汉果40石。1934年,《广西各县出境大宗货物概况》记载,百寿县全年输出罗汉果1000担。1981年,永福县罗汉果产量也仅仅是513万个。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罗汉果育苗技术的革新,组培苗、扦插苗的广泛推广应用,以及罗汉果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罗汉果生产的快速发展,开启了永福罗汉果新的里程碑。

  如今,永福罗汉果栽培技术日臻成熟,烘烤技术不断革新,深加工技术快速发展,罗汉果文化深入民间,食药两用价值不断体现。

  永福县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生产、试验示范基地,打造了罗汉果加工集聚区,建成了桂林经开区苏桥罗汉果小镇,进一步完善了“育苗→规范化种植→专业化深加工”的特色产业链,健全罗汉果“种植+研发加工+电商销售+农旅”产业链。

  罗汉果产品由过去单一的传统薪柴烘烤果,发展到如今有电能烘烤果、真空脱水果、冷冻脱水果以及罗汉果甜甙、罗汉果浓缩汁、罗汉果茶、罗汉果饮料、罗汉果糖、罗汉果酒、罗汉果中成药、罗汉果保健品等120多个加工产品。

  2022年全县罗汉果产量超过8亿个,罗汉果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永福罗汉果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永福罗汉果成了永福县靓丽的名片。


打赏
 
关键词: 罗汉果
 
[ 黄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