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过突然心跳加快、胸闷......胸口有块大石头,喘不上气,感觉自己快不行了......看了急诊,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经常发作,每次持续20-30分钟,最多不会超过2小时......每天战战兢兢,害怕再次发作,这是怎么回事呢?
焦虑障碍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成人的终生患病率高达7.6%。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去体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或正处于焦虑之中,事实上,一般的焦虑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助手,压力也是动力哦,只有病理性的焦虑才是疾病。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症状为不明确客观对象的或与客观事实明显不符的紧张担心和恐惧不安,一般还伴有神经紊乱、肌肉紧张等特征。可以分为急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和慢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两种。
焦虑症引起的躯体症状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
涉及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急促、窒息感、过度换气;
涉及神经系统可出现出汗、肌肉紧张性颤抖、颜面潮红、口干;
涉及泌尿生殖系统可出现尿濒尿急;
涉及到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悸、心跳加快、胸闷;
涉及胃肠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灼热、神经性腹泻或便秘。
所以有些焦虑症患者根据自身的感觉,往往到心血管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寻求治疗,其实应该去精神科、心理科或心身疾病科就诊。生活中,不少人会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甚至窒息或濒死的感觉,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常规检查却无明显异常,有些人甚至因为濒死或窒息感由120送入急诊,可检查仍然没有异常。不仅时时担心会“发病”,对日常生活影响也很大。
焦虑症与心悸、心慌、气短等症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下是这些症状之间的具体联系和可能的原因:
植物神经紊乱:焦虑症患者的植物神经(负责调节身体功能,如心跳、呼吸等)可能长时间处于紊乱状态。这种紊乱会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血管的血流量增加,从而出现心跳加快、心慌、心悸等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焦虑症患者发作时,呼吸加快,导致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的不适感。
心脏神经官能症:如果焦虑症不及时治疗,反复发作,可能会影响动脉血管的正常功能,引发心脏神经功能症。这种病状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跳过快、心慌等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焦虑症患者可能因长期精神紧张导致自主神经失调,进一步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出现心脏紧绷感、气短、胸闷、心慌等症状。
心理影响:焦虑患者常常感到不安和惊恐,对身体的不适感极度敏感。在面对压力、不确定性或潜在威胁时,容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感到胸闷、心悸等不适感。焦虑引起的胸痛往往是短暂的,并且不会伴随其他心脏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或大量出汗。
根据自己和他人的实际情况经验,为了缓解焦虑症引起的心脏不适,作出以下建议: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包括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疗法。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
更加需要引起重视的风险提示如下:
由于焦虑症引起的各种问题,涉及医疗健康,请咨询专业医生。
焦虑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可能导致多种身体症状,但通常不会直接引发严重的心脏病。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